2017年,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部署,深入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全省经济工作视频会议、重点工作推进会各项工作部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四个转变”新思路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全力推进“百日攻坚”“会战黄金季”“秋季攻势”“收好官、开好局”行动,认真贯彻落实“710”工作制度,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绩及亮点
——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一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海东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海东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细则》,编制《海东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细则2017年工作要点》和《海东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细则2017年工作要点》。二是积极配合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兰西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兰州—西宁城市群海东市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三是协助省有关部门完成《推动海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制约,梳理我市相关意见建议诉求,与省发改委充分对接,在“若干意见”中体现。
——经济运行分析取得新成效。加强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分析。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密切关注全国、全省、全市经济发展趋势和阶段性走势,对全市和各县(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逐月、逐季进行分析比较,并对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分析。及时掌握每周国内外经济动态,做好对全市经济发展走向及面临困难和问题的分析预测,及时提出应对建议。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将有望保持8%左右的增速。第一产业将保持5%的增速;规上工业将保持7%的增长;投资增速将稳定在12%以上;第三产业在八项支出增速保持16%的情况下将实现7.5%以上的增长。
——投资工作进一步强化。进一步贯彻全省“夏秋季攻势”专项行动。制定《海东市“秋季攻势”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实施方案》,采取召开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仪式和分行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模式开展,集中开工项目242项,总投资607.1亿元,年底前完成投资91.07亿元。落实重大项目前期经费。多方筹措安排前期经费3000万元,重点用于平安区袁家村?河湟印象、海东市云轨旅游专线、海东市万张床位等34项重大规划及重大前期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我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17项,已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132.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76亿元的75.2%。新增新开工省级重大项目4项。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安排下达环保督查整改资金5000万元,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复绿计划”,开展秋季造林绿化“大会战”,完成植树432万株,栽植面积达2万多亩。狠抓项目原材料保障工作。全市因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需要关停的198家砂石料厂,目前,已恢复生产18家。
——各项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两个国家级“试点”改革进展顺利。围绕《海东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确定的主要任务,顺利迎接国家发改委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进展情况第三方评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奖励资金项目顺利推进,2017年共安排节能减排财政补助资金2.57亿元。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印发《海东市市直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市车改节支率5.07%,市本级取消并封存公务用车53辆。成立公务用车综合服务保障和跨部门综合执法执勤用车两个平台,基本保障市直各部门公务出行。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编制完成《海东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价格工作稳步推进。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按期完成居民用水、用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工作;强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商品价格水平调研分析及价格监测;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青海省定价目录》定价权限来管理项目,并按省发改委印发的《青海省价格听证目录》开展听证项目。
——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取得成效。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通过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完成了2016年全市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上报。为政府储备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对全市的粮油固定调查户进行了调查,准确掌握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消费等情况。完善2017年粮食工作的相关措施。建立健全2017年粮食局安全责任制相关配套措施,分解细化主体责任,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8+5”成品粮储备规模,把粮食安全责任制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
二、2018年工作要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照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最新动向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以及“四个转变”新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力以赴做好“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一是围绕《纲要》和市委提出的总要求,对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实施情况、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梳理、总结。二是对进一步推动《纲要》的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及重大问题研究谋划。切实增强对经济领域重大问题的把控能力和分析能力,发挥好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准确研判、超前谋划,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大项目管理,提升投资工作能力。
一是狠抓项目谋划。围绕百里河湟文化旅游展示体验区、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交通、水利、生态等领域,结合我市“补短板”需求,进一步深度研究谋划明年实施的项目,提出一批支撑海东发展的重大项目,编制好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草案。二是推进项目前期。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的作用,围绕项目规划、可研、环评、用地等审批环节,优化办事程序,主动服务,抓紧办理,力促项目尽早落地。三是注重项目融资。借助市、县(区)融资平台,继续发挥东部城市群建设资金的撬动作用,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继续充实PPP项目库,选择一批适合社会资本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四是加强项目管理。完善重大项目调度制度,严格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强化“四制”管理,特别是紧盯招投标环节,选择一批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参与我市项目建设,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及进度。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抓紧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网络平台,做好原始数据录入工作,确保平台年内运行。强化机制建设,落实《海东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健全完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落实好《海东市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农业方面,加快推进农村六类产权登记,有序推进耕地等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富硒、黄河彩篮等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力度,运用O2O等运营模式,努力将我市农产品推向全国。工业方面,提升创新能力,以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提升孵化器运作能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降低企业要素、融资、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改善我市市场主体发展软环境。第三产业发展方面,优化房地产供应,积极发展健康养老等新型地产经济,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教育、医疗、文化旅游、金融等领域“补短板”,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完备。继续做好两个“国字号”试点。进一步贯彻落实《海东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方案》,建立有效引导带动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承担农牧业转移人口的义务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项基金。公车改革收尾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研摸底、基础数据汇总工作,尽快完成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作。
——做好稳控物价和粮食安全工作。继续强化价格调控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各项价格改革,确保全年市场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价格涨幅控制在省上下达的3%指标以内。确保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落到实处,做好考核评审工作,完成省上下达的“8+5”应急成品粮储备。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认真开展粮食执法检查,全面做好全市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分析工作,认真做好各级储备粮监管工作,做好粮食购销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市粮食质量监测站职能,全面开展粮油产品质量的检测。
——全力做好特色小镇的规划工作。以务虚会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工作,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科技、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小城镇发展,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全力做好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