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东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统筹安排、狠抓贯彻落实,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联合奖惩、宣传舆论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信用制度进一步规范。编制完成了《海东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制定了《海东市社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任务分工》等,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细化为57项具体工作和责任主体。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海东市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海东市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20余项方案和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可操作、符合我市实际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涉及各部门11类150项惩戒措施,为联合信用惩戒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二)信用平台日趋完善。围绕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司法公信建设四大板块,坚持分步实施、逐个突破,在着力推进信用信息目录梳理、信用信息数据对接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丰富“信用中国(青海海东)”网站内容。截至目前,50家成员单位全部完成目录梳理工作,在覆盖全市法人单位、自然人两大信用主体数据库已建设完成的基础上,累计归集入库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24322条,其中法人主体及自然人主体信息1817条,各类信用记录数据为222505条。“信用中国(青海海东)”门户网站累计发布各类信用信息65654条,其中双公示信息44383条,信用代码公示20978条,联合奖惩案例55例,信用动态等信息184条,政策法规等信息116条。各县(区)信用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青海海东)网站基本具备了信息采集、筛选、交换、发布、查询、共享等功能。
(三)联合奖惩措施有力。一是落实行业红黑名单制度。与市中院、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部门的相关业务系统进行了有效对接,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异常名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A级纳税人等红黑名单信息在相关单位间实时共享。目前,在信用中国(青海海东)网站上公布其中公布A级纳税人名单106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809条、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5条。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多部门联合签署的一系列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扩大联合奖惩实施领域,推动联合奖惩机制建立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并报送典型案例信息。截止目前,共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17份。对失信者依法限制购买机票和高铁动车票,限制政府采购,限制申请政府资金,限制出境,限制担任董监高等,为守信者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优化行政监管安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等。三是开展各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全市范围内政府机构失信问题摸查和清理整顿,对全市2个政府机构4宗失信案件进行了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前后分三批公布了海东市拒不归还银行贷款的失信企业和自然人人名单。并会同市银监局开展“信易贷”前期数据采集等工作
(四)舆论宣传氛围浓厚。充分利用“信用海东”门户网站、信息简报、手机短信、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QQ群等多种有效载体,广泛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结合“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活动,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让群众更多地了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国家、省市政策,普及信用知识和信用观念,累计参与人数达6万人次。
|